武翠英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10日)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是2013年10月启动,最早是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协发起的。最近我们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和当前工作需要,提出了调整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的建议,增加中宣部、广电出版总局等有关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得到这些部门的同意。在此感谢大家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工作的支持。今天是小组调整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下面我简要把工程的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汇报分两部分,一是工程本身的相关情况,二是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于工程的基本情况
为什么要搞这个工程
1、电影是宣传民族团结、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载体,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影来介绍少数民族、宣传民族工作、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形式,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条件、多彩的文化、生动的现实社会生活,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的故事素材。少数民族是电影创作素材的宝库,历来得到创作者的关注,产生了许多成功的范例,象电影《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等闻名海内外,风行一时,影响至今。创作民族题材电影对丰富和繁荣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当前我国民族题材电影精品少、数量也少,不少民族还存在空白。目前电影播出平台众多,市场需求巨大,民族题材电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民族题材电影由于受到市场化冲击,越来越边缘化,不仅数量少,质量也不高。据了解,现在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题材的电影,存在空白。
4、当前实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具备了好的形势和条件。当和国家高重视民族文化建设,支持发展电影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中央重视,地方和社会也有积极性。据我们初步了解,许多民族地区都想通过创作民族题材电影来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些影视公司等对拍摄民族题材影视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此外,新中国成立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当代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当代作家对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充满热情,目前已经储存了一些好的文学剧本。这些都是实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的重要条件。
(二)工程的定位和任务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是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匮乏、部分少数民族至今还没有本民族题材电影的现实,特别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是政府搭建、社会参与的特殊电影创作平台。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以“一族一影”的形式,为每个少数民族创作生产一部故事片电影,填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空白。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工程,用电影形式为少数民族书写民族志。工程用电影画面形式,活生生地反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实记录各民族的歌舞、民俗、历史、饮食、服饰、建筑等多彩文化。工程推出的电影作品,将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载入中华文化史册,对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是特殊的电影工程,为少数民族电影填补空白。工程将实现每个民族都有电影的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填补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空白。工程推出的电影作品,将极大的丰富我国电影样式,以一族一影这样的宏大巨制,以55部电影这样前所未有的文化硕果,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将为各界长期关注。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是民族团结工程,为各民族相互了解搭建桥梁。电影是群众喜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工程推出的电影,各民族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从而增进相互尊重和理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民族团结架起文化桥梁。
(三)组织机构
1、成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顾问由国家民委主任担任;组长由国家民委分管文化工作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和成员由中国作协、中宣部文艺局、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民族报社、北京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有关负责人组成。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家评审委员会、剧本部、影片推介部。
办公室设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工程的协调、管理、指导、策划、规划及组织专家开展作品审查工作。
专家评审委员会设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文化宣传司分管文化工作负责人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包括9位专家,由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学、电影艺术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由办公室组织遴选和推荐,报领导小组审定和聘任,办公室颁发聘书。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作品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开展专项指导和咨询工作、对工程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剧本部设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由学会负责人任主任。剧本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面向社会征稿、接收有关方面的推荐剧本、有组织地创作剧本、对剧本进行初审工作,以及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交办的工作。
影片推介部设在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北京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主席(北京市民委分管文化工作负责人)任主任。影片推介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影片征集和初审、工程宣传推介、活动策划和实施、资料和信息收集,以及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交办的工作。
(四)工作机制
1、作品审查。审查的主要依据是有关行业规定和《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入选作品评选办法》。
(1)剧本审查。剧本的来源包括:社会征稿、有关方面的推荐、社会投送、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创作。剧本进入工程的程序是:剧本部接收报送的剧本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由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审查、最后报送领导小组审定。剧本通过后,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推荐剧本”,由办公室颁发证书。剧本审查要征求本民族专家意见。
(2)影片审查。影片的来源包括依据已经列入工程推荐剧本摄制的影片和社会直接报送的影片。影片审查的程序是:影片推介部接收申报影片并进行初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审查、报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后正式列入“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影片”,进入“一族一影”影片系列,由办公室颁发证书。剧本虽纳入规划但摄制效果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列入工程影片。影片的审查要征求本民族专家意见。
2、影片推介。通过构建和利用播出和展示平台,展示工程成果。
(1)利用已有的展示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组织合作,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呼和浩特国际旅游文化活动百部民族题材电影展映等平台展示工程推出的影片。同时积极向其他电影节和电影活动推荐展示。
(2)加强与电视、网络、院线合作。向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及其他电视台以及网络推荐播放;向城市院线和农村市场推广。
3、合作机制
搭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推动机制,完善领导小组架构,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支持工程建设。建立与有关地方的沟通合作机制,一些项目委托地方承担,吸收地方参与项目,争取地方支持。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实施,吸纳工程合作单位,加强与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开展合作,发挥好国家民委文化单位的作用。
4、品牌管理
任何单位、组织、个人未经工程办公室同意,不能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名义开展工作,不能擅用工程标识。严格执行工程各项规定,统一和规范工程的认定程序和标准,加强对涉及工程的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有利于工程正面推进的,办公室都应当给予积极支持。
二、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
(一)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于2013年10月正式启动。两年多来,工程实施取得了一些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机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剧本部、制片部,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剧本管理、资金和团队管理、工程冠名管理、影片审查和发行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
2、宣传推广工程。举办了工程启动仪式,邀请相关部门领导、新闻媒体记者、影视明星、企业家参加活动,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以专题、专栏、专访等多种形式,在各类媒体介绍工程情况。通过这些工作,工程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3、抓剧本工作。剧本部利用中国民族作家学会平台,积极与会员作家交流,动员和引导各民族作家参与工程。截至2014年12月,共收到电影剧本71个,既有特邀剧作家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本,也有剧作家自荐的剧本,其中涉及尚无电影的少数民族5个(阿昌、仡佬、京、德昂、普米)。剧本部还组织召开了剧本评稿会、座谈会,对一些有价值的题材、剧本进行研讨,交流创作经验。
4、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工程。在我们的积极推介和引导下,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实施的势头良好,一批影片有意要加入工程。从目前的情况看,有意加入工程的影片有16部,包括:已经拍摄完成有6部,即《迁徙》(羌族)、《夜莺》(侗族)、《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裕固族)、《德吉德》(蒙古族)、《诺日吉玛》(蒙古族)、《母亲的飞机场》(蒙古族)。正在拍摄或正在做后期的影片有10部,即《铁木真传说》(蒙古族)、《文成公主》(藏族)、《侗族大歌》(侗族)、《成吉思汗宝藏》(蒙古族),《楼兰》(新疆)、《古格王朝》、《摩梭姐妹》(纳西族)、《仫佬行者》(仫佬族)、《永远的绿盖头》(撒拉族)、《折花腰刀》(保安族)。
5、开展培训工作。为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2014年4月我们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题材影视编剧研修班”。50名有志于少数民族影视题材创作的编剧人才入选了首届编剧研修班。其中少数民族学员有满族、藏族、羌族、毛南族、达斡尔、彝族、壮族、仡佬族、白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等十余个民族,20余人,现已和40多位编剧签署了“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剧本策划协议书”。
(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
一是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这次会后要形成会议纪要,写明工程的意义、实施办法与相关要求,以国家民委办公厅名义转发各省市自治区民委,抄送各省市自治区宣传部、广电厅、作协等部门,以及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所在单位,通报有关情况,争取各方支持。
二是完善工程机制和机构。充实完善领导小组下设机构人员,尽快将各部门负责人、评审委员会专家成员落实到位,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争取支持。主动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汇报工作。完善实施方案和作品入选办法,严格按照工程规则推进工程,每一项工作都要按照程序和规则进行。
三是利用媒体以及各种影视、文化活动,介绍工程情况,积极向社会推介工程,向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宣传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投资工程电影制作。积极与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四是要抓住重点,有效推进工程实施。会后我们将深入一些重点地区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介绍工程情况,推动地方支持这项工作。
五是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梳理,对于一些符合工程要求的影片、剧本进行审核。